对于聚丙烯防腐胶带,我们了解的也已经很多了,该产品是一种新型的防腐材料,主要是应用在管道进行防腐工作中等等,但是有一个问题很多人是没有发现过,就是该产品在施工的时候,由于防护层搭接部位要粘接复合紧密,以保证腐蚀介质不会从接缝处渗入,有的时候该产品却是很难粘的,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表面张力小、润湿能力差
一般胶粘剂在未固化前都呈流动态,粘接过程是胶液在粘接件表面浸润、固化的过程,对于粘接来说,润湿接触是粘接的首要条件。要使胶粘剂湿润固体表面,胶粘剂的表面 应小于被粘物临界表面力。例如,大多数有机胶粘剂都容易润湿金属被粘物,是因为胶粘剂的表面 比金属被粘物的表面 低。但实际上许多固体被粘物的表面 都小于粘接剂的表面 力,这就是很多胶对金属粘接性能优良,而对于未经处理的聚乙烯聚丙烯防腐胶带等聚合物很难粘接的原因。
2.非极性高分子
一般的难粘材料都是非极性高分子材料,表面只能形成较弱的色散力,而缺少取向力和诱导力,因而粘附性能较差。只有当分子间距离达到约10 A时,分子间才能产生作用力,因此,为得到较高的胶接强度,胶粘剂一定浸润被粘表面。极性胶粘剂对非极性聚乙烯表面的润湿性差,两者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弱。通过表面处理,向非极性聚乙烯表面引人极性基团,可提高聚乙烯表面的极性,同时也提高表面力。这样,即有利于改进极性胶粘剂对聚丙烯防腐胶带聚乙烯表面的润湿能力,又增加了两者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提高了胶接强度。
3.结晶度高
聚乙烯的粘接性能除和聚乙烯的表面能、极性有关外,还和结晶性有关系。难粘聚乙烯都是高结晶度物质,所以化学稳定性好,难于溶解或溶胀。一般情况下,用溶液型或反应型胶粘剂粘接非结晶高聚物时,胶粘剂在固化前不同程度地能使聚乙烯表面溶胀,在被粘物和胶粘剂界面处产生分子间的扩散作用,形成强粘接。结晶型聚合物,特别是结晶度高的聚合物,不能被这些胶粘剂溶胀,因此不能产生被粘物和胶粘剂分子间的扩散作用,粘接强度较低。聚乙烯为非极性塑料又是结晶性聚合物,因此难粘,通过表面处理,降低聚乙烯表面的结晶度,可以改善聚乙烯的粘接性能。
4.存在弱的边界层
高聚物难粘除了结构上的原因外,还在于材料表面存在弱的边界层,这种弱边界层来自聚合加工过程中所带人的杂质、聚合物本身的低分子成分、加入的各种助剂以及储运过程中所带人的污染等,弱边界层的内聚强度要比主体的内聚强度低得多,粘接破坏往往发生于弱边界层。为提高粘接强度,一定除去聚乙烯聚丙烯防腐胶带表面的弱边界层,或者通过表面处理使聚乙烯表面的低分子交联成大分子,提高表面层的内聚强度。
当然,对于不太熟悉该产品的人来说,以上讲解的这些内容或许有些晦涩难懂,但是还是建议大家来了解一下,以便在后期的使用。其实,导致聚丙烯防腐胶带出现难粘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胶带在出厂时就存在问题,或是长期存放防粘离型膜硅油转移造成。因此我们在施工中遇到这种问题时,可以采取涂刷底漆即可缠带,或用小火焰烤胶面就可解决这个问题。